古诗韵典

无题二首 其一

鲁迅〔近代〕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dà jiāng rì yè xiàng dōng liú ,jù yì qún xióng yòu yuǎn yóu 。
liù dài qǐ luó chéng jiù mèng ,shí tóu chéng shàng yuè rú gōu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的水日夜向东流去,号称“聚义”的“英雄”又要“远游”了。
历史上的六朝繁华早已成为旧梦,石头城上挂着如钩的弯月显得景象更加凄凉。

注释
大江:指长江。
聚义群雄:指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的聚会。1931年5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不久,反蒋的孙科等人离开南京,又于广州召开“国民会议”,成立新“国民政府”,与蒋记“国民政府”唱对台戏。远游:指国民政府政客失势时的“避暑”、“出洋考察”一类的把戏。
六代:南朝的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南京,故称六代。绮(qǐ)罗:轻软的丝织品,这里指人们衣着讲究,形容都市繁华。
石头城:南京旧称,故址在西石头山后,临江。

赏析

这首诗用讽刺的口吻,含蓄地描写了国民政府军阀政客的争权的闹剧。首句“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中,因南京在长江边上,故以大江东去起兴,“聚义群雄”是作者用讽刺的口吻称呼国民政府军阀政客,表达了对他们的鄙视;“又远游”则写了政客之间互相利用的丑行。他们在利益一致的时候,相互利用;利益不一致时,互相拆台分裂,甚至上演兵戈相见的丑剧,“又”字突出了这种互相勾结,既而又分裂争斗的状况的频繁。第二句“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中,“六代绮罗”写六朝时,南京古都歌舞升平、温香软玉的太平盛况,“月如钩”则写了现时南京城凄凉的状况,二者之间对比强烈。“六代绮罗”暗喻了蒋介石政府梦想维持的政权团结、太平成象的局面,却因政客之间的权力纷争,而变成了凄清的状况,一片冷落荒凉。诗中用象征的手法,以古喻今,揭露了国民政府政客们背叛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争权夺利,各派自立政府分崩离析的局面。

创作背景

据《鲁迅日记》1931年6月14日:“为宫崎龙介君书一幅云:‘大江日夜向东流……。’又为白莲女士书一幅云:‘雨花台边埋断戟……。”’后均收入《集外集拾遗》。1931年春天,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激化,鲁迅有感于时政,便作此诗讽刺国民政府内部的勾心斗角。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1936) 思想家、文学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笔名鲁迅等。浙江绍兴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多个领域有着重大贡献和影响。有《阿Q正传》《中国小说史略》等多种作品。鲁迅诗歌数量不多,笔墨深沉,内涵厚重,意境广阔,技巧娴熟,堪称诗歌珍品。►61篇诗文

古诗韵典网提供《无题二首 其一》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无题二首 其一》出自鲁迅的作品。

鲁迅相关诗词

题《彷徨》

鲁迅〔近代〕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馀一卒,荷戟独彷徨。

悼丁君

鲁迅〔近代〕

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亥年残秋偶作

鲁迅〔近代〕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送O。E。君携兰归国

鲁迅〔近代〕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 其一

鲁迅〔近代〕

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
怵目飞红随蝶舞,开心茸碧绕阶生。
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声。
Copyright © 2023 m.gsyd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