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韵典

水调歌头 其二

刘过〔宋朝〕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gōng jiàn chū yú sāi ,qiān qiàn shàng péng shān 。
dé zhī hún bú fèi lì ,shī yì pǐ rú xián 。
wèi bì gǔ rén jiē shì ,wèi bì jīn rén jù cuò ,shì shì mù hóu guàn 。
lǎo zǐ bú fèn bié ,nèi wài yǔ zhōng jiān 。

jiǔ xū yǐn ,shī kě zuò ,jiá xiū dàn 。
rén shēng háng lè ,hé zì cuī dé bìn máo bān 。
dá zé yá qí jīn jiǎ ,qióng zé jiǎn lǘ pò mào ,mò zuò liǎng bān kàn 。
shì shì zhī rú cǐ ,zì yǒu shí xiāo luán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背弓提剑出塞杀敌,在蓬山著书立说。武功文名得来毫不费力,失去也能平常对待。古人未必都是对的,今人未必都是错的,这世间充满了沐猴而冠之辈。不管是内外还是中间,我都已经看透了,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必须饮酒解忧,也可以作诗言志,但不要再徒劳地弹铗了。人生就是行乐,何必自寻烦恼,枉自催得两鬓斑白呢?得志就领兵带队去杀敌,不得志就骑蹇驴戴破帽,不要觉得二者有什么区别。世间之事原本就是这样,自然有人识得美丑善恶。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又名《元会曲》《凯歌》等。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下片句, 皆四平韵。另有偷声、添字、减字者,皆为变体。
榆塞:即边塞、边关。
铅椠(qiàn):指写作、校勘等文字工作。铅,铅粉笔;椠,木板片。皆书写工具。
蓬山:秘书省的别称。
匹如闲:即等闲,平常。
沐猴冠:猕猴戴着帽子。
铗(jiá)休弹:反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客孟尝君”故事。冯谖为求得孟尝君提高对他的待遇,三次弹响自己的剑铗而唱“长铗,归来乎”,礼贤下士的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这里指:然而当今的统治者却昏愤无能,弹铗又有何用!
达:显达。
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将军所用,也用作仪仗。
金甲:铁战衣。
蹇(jiǎn)驴:跛脚的驴。
鸮(xiāo)鸾:猫头鹰与凤凰,以喻美恶。

参考资料:
萧东海编著. 宋代吉安名家诗词文选[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254-255.

赏析

上片先否定功名,再否定是非,最后又否定一切,层层加深,可谓匠心独运。下片依然承袭上片风格,貌似淡薄世事,实则甚是重视。全词愈转愈深,愈深愈妙,结构奇变,议论精辟而富有情韵,达到了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高妙艺术境界。

此词语言通俗,节奏明快,词人满腔的悲愤从笔端喷薄而出。文恬武嬉,朝廷偏安江左,主和派手握实权,豪杰之士虽胸怀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国势衰微,作为主战派的一员, 刘过心中抑郁难平。他虽一介布衣,却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留名青史。奈何年华渐老,两鬓已斑白,梦想却依然遥不可及,在此情况下,他不由心生郁闷,满腹牢骚。

开篇起势突兀,直抒胸臆。“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词人认为,引弓持剑出塞杀敌和提笔著书立说都易如反掌,武功文名得来容易,失去也可以淡然地面对。此处虽看似奔放旷达,却并非词人心中的真实想法,他之所以说出这番话完全是由于心中激愤难平。

接下来,词境更进一步,作者对世事的是非曲直进行评说。“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几句反讽意味强烈,看似否定古人,实则是对如今世事的无情讽刺,与辛弃疾《西江月》中的句子“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类似。“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此处的叙述冲破传统思想的局限,作者更为狂放不羁。“老子”二字,刻画出一个愤世嫉俗、睥睨-一切的豪放文人形象。这两句看似对“内外”、“中间”所包含的一切充满怀疑和否定,实则更突显出词人的满腹抑郁不平之气。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词人认为可以饮酒,可以赋诗,但是就是不可以弹铗,因为饮酒可以忘忧,作诗可以明志,弹铗却不能引起统治者的注意。战国时期,冯谖因不满于待遇过低而三次弹铗,孟尝君每次都能满足他的要求。刘过在此自比冯谖,是为了将当今昏庸无能、不辨是非的统治者与昔日礼贤下士、亲贤远佞的孟尝君进行对比。词人并非不关心国事,甚至曾上书宰相,陈述北伐抗击金军的方略,只是最终未被朝廷采纳。一个“休”字,包含了作者太多无法言明的感慨。

统治者昏庸无能,不肯重用人才,词人一腔爱国情怀无处释放,自然满腹忧愤。“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这两句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萧条况味极为相似。词人无奈说道,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何必每日自寻烦恼,催得满头华发呢?这两句词是对下阕开头所表达的感情作进一步的描摹。

孟子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者却认为穷困和显达并无二致,“牙旗金甲”和“蹇驴破帽”没有什么区别。这其实并非他心中真实的想法,词人并非像庄子一样,主张天道无为。他满怀报国之志,希望建功立业,取得显达的地位,又怎会无视穷通之间的巨大差异,只是由于报国无门,心中抑郁难解,所以才满腹牢骚而已。

“世事只如此。”作者在此仅着五字,万般无奈却都呼之欲出。至此,其激愤达到顶点,之后,作者一扫前文阴霾之气,一语道破全词的主旨:“自有识鸮鸾。”在文恬武嬉、是非不分的环境下,刘过依然坚信必定有人能够辨忠奸、明是非,从中亦可见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狂放不羁的气魄。

作者在词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抒发内心的不满和无奈,直到最后一句才点明主旨,前后落差巨大,满腹牢骚和激愤在最后一刻戛然而止,似在悬崖边上勒住了狂奔的马匹,其雄浑、豪迈的气魄读来不禁令人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未知,当是刘过晚年的作品。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他们都有爱国热情。他们曾积极有为,力主北伐,但在那个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时代,他们所有的理想都被现实击碎,那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理想就只有在他们的心中永存。刘过这首晚年的词正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当时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由于主和派大都在朝廷中掌握实权,因此坚持抗金北伐的刘过深受主和派的压抑,心中郁闷越发难以排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时势情境中写下的。

参考资料:
林力 肖剑主编. 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M]. 京: 长征出版社,1999

刘过

刘过

刘过(1154—1206) 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屡试不第,布衣终身,游历各地,与周必大、陈亮、辛弃疾等交好。作品风格豪放,为“辛派词人”之一;亦以诗名世,有“诗侠”之称。宁宗开禧二年(1206)中秋节前,宋伐金惨败,一时强敌阴影笼罩,刘过重登南楼,忧国伤时,填词《唐多令•重过武昌》一首。后人称该词为“数百年绝作”。《唐多令》本属僻调,刘过的这首词问世后,《唐多令》词风行一时。南宋末著名词人周密编《绝妙好词》,激赏刘过此作,因该词作于南楼,且词中有“重过南楼”之句,遂将词牌更名为《南楼令》。另有《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有《龙洲集》、《龙洲词》。►451篇诗文

古诗韵典网提供《水调歌头 其二》的原文、翻译、注释、赏析等详细信息。《水调歌头 其二》出自刘过的作品。

刘过相关诗词

糖多令/唐多令

刘过〔宋朝〕

解缆蓼花湾。
好风吹去帆。
二十年、重过新滩。
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

飞雾湿征衫。
苍苍烟树寒。
望星河、低处长安。
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 其三

刘过〔宋朝〕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厉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托。
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湖学别苏召叟

刘过〔宋朝〕

失学老无成,宁不心自慊。
子卿生吾后,逸俊眼未见。
委身入垆锤,顾此金百鍊。
有如顽钝质,岂可便磨刬。
看君说经旨,不异瓴水建。
小诗虽有技,风味亦不浅。
我途未易穷,本自安眠饭。
俯仰道德光,耳目自濡染。
凉风忽秋思,一夜窗纸飐。
平生湖海梦,高兴动淮沔。
追思狂踪迹,失处不可掩。
醉搥黄鹤楼,一掷赌百万。
只今觉衰甚,四海游已倦。
所馀习气在,未了一第欠。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小夫事机械,心甚山川险。
半生客吴粤,生死交情见。
谁知尘土中,得君初识面。
何时束装来,草草衾裘办。
密迩恋轩诚,功名期岁晚。

答曹元章

刘过〔宋朝〕

先生修廉隅,日日自惊畏。
老夫寄杯酒,狂亦非所讳。
酸咸虽不同,各自有正味。
切莫对痴人,说梦其词费。

俞太古尝叩阍上书有名天下予甚敬之相会于姑苏将归洞庭赋诗以壮其行

刘过〔宋朝〕

人树俱不堪,岁月驹隙过。
老怀泪如洗,欲唱谁当和。
洛阳今少年,弊事劳力破。
精神经百鍊,锋锐坚不挫。
陶名滋惟旧,攲席快一坐。
气焰九霄虹,磊落万玉货。
平生床上下,楼辄让子卧。
诸公吮疽尔,不去良可唾。
洞庭清风熟,肄业情勿惰。
有诗寄来者,工拙吾能课。
Copyright © 2023 m.gsydw.com All Rights Reserved.